爬架和爬模都是在施工中都是需要用到的一種建材,它們雖然相似,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,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四川爬模和爬架的區別有哪些吧。
1、爬 架
爬架又叫提升架,依照其動力來源可分為液壓式、電動式、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幾類。它是近年來開發的新型腳手架體系,主要應用于高層剪力墻式樓盤。它能沿著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。這種體系使腳手架技術完全改觀:一是不必翻架子;二是免除了腳手架的拆裝工序(一次組裝后一直用到施工完畢),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,較大的節省了人力和材料。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對于傳統的腳手架有較大的改觀。在高層建筑中具有發展優勢。
2、爬 模
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簡稱,國外也叫跳模。它由爬升模板、爬架(也有的爬模沒有爬架)和爬升設備三部分組成,在施工剪力墻體系、筒體體系和橋墩筀等高聳結構中是一種有效的工具。由于具備自爬的能力,因此不需起重機械的吊運,這減少了施工中運輸機械的吊運工作量。在自爬的模板上懸掛腳手架可省去施工過程中的外腳手架。
一、爬架安裝流程
1. 設安裝平臺---擺放底座、安裝導軌,組裝水平桁架各部件;
2. 將橫梁用螺栓連接于導軌上,將主框架立桿扣于橫梁上,將斜桿扣于立桿和橫梁上;
3. 安裝附墻導向裝置后,將架體卸荷到導向座上,隨結構接高架體、搭設腳手架、鋪設中間層或臨時腳手板,與建筑結構做臨時架體拉接、張掛外排密目安全網;
4. 裝完第三個橫梁后,安裝提升座和上一層附墻導向座,
5. 接高主框架立桿、將架體搭設至設計高度、鋪設頂層腳手板、擋腳板;
6. 鋪設底層安全網及腳手板、制作翻板;
7. 上部架體與結構進行有效拉接(拉接間距不大于6m);
8. 張掛外排密目安全網至架頂;
9. 將防墜吊桿插入底座防墜裝置內,安裝提升鋼絲繩;
10. 擺放電控柜、分布電纜線、安裝電動葫蘆、接線、調試電器系統;
11. 預緊電動葫蘆、檢查驗收、拆除架體與結構上部拉接、同步提升一層;
12. 安裝全部完畢,進入提升循環。
二、爬模安裝流程
爬模由下架、上架、附墻掛座、導軌、液壓油缸系統、模板、護欄等組成。
爬模的原理是,根據墻體情況,布置機位,每個機位處設置液壓頂升系統,架體通過附墻掛座與預埋在墻上的爬錐連接固定,爬升時先提升導軌,然后架體連同模板沿導軌爬升。
以上就是爬架和四川爬模的區別了,大家現在都對它們有一定的了解了吧。